比隆基李振国还能赚,浙江罗氏家族野心不灭

2022-11-21 09:29:13

v法生产线 http://www.qdhaoyue.com/

双十一别人剁手你赚钱,飞天茅台等你拿!更有七大投资工具限时低价优惠,不容错过,[点击进入活动页面]

记者/ 覃毅编辑/ 鄢子为

浙江盛产富豪。近两年胡润百富榜显示,合盛集团创始人罗立国家族身家高达千亿,排名总是略胜隆基李振国夫妇一筹。

相较隆基和通威在业界享有“光伏双雄”的地位,合盛集团的大众辨识度并没有那么高。合盛集团旗下合盛硅业,主营业务是光伏上游原材料。

公司营收贡献超90%的工业硅及有机硅,相对下游多晶硅、硅片等原料的附加值更低一些。

既不那么挣钱,罗立国家族的野心更难熄灭。

双料协同

合盛硅业成立于2005年,是浙江慈溪籍商人罗立国所创,最初他做的生意是编草帽,做成了远销海内外的“合盛帽业”。

工商数据显示,在2017年以前,罗立国持股比例超过50%,若加上其儿子罗烨栋和女儿罗燚的股份,合盛硅业近乎百分百由罗家持股。

近两年,罗立国渐渐退居幕后,其持有合盛硅业股份比例仅10%,其余的由罗烨栋持有40.86%、罗燚持有25.58%。

早年转型硅料生产制造,十分考验罗氏家族的胆识和智慧。

工业硅是硅铝、有机硅、多晶硅的基础原材料,合盛同时拥有工业硅及有机硅的生产加工业务。

原料行业周期性强、能耗高,真正做成一门赚钱的生意不简单。

从利润上看,合盛硅业在2021年扣非净利润达81.76亿,同比增长507%,几乎与隆基同期扣非利润(88.27亿)持平。挣钱能力不容小视。

归根结底,业绩飙升固然得益于行业下游需求端的增长,但要跑赢同行就注定意味着,合盛硅业确有过人之处。

据了解,合盛硅业主要依靠一体化布局和规模效应两张牌,打出成本优势。

在一体化布局上,合盛硅业的核心产品工业硅和有机硅为上下游原料,这意味着公司可实现双料协同,在硅产业链条上占据话语权。

产能规模上,合盛硅业近些年一直致力于产能扩张,截止目前现有工业硅产能84万吨,有机硅产能58万吨,布局中的产能分别为80万吨和40万吨——已然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。

“一方面,上游的工业硅为有机硅业务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,另一方面有机硅业务的原料需求也能稳定工业硅的销售。从而又能为工业硅扩大生产、降低成本,获得规模优势奠定了基础。”

隆众资讯光伏行业分析师方文正向《21CBR》解释,合盛硅业凭这两张牌,奠定了其行业龙头地位。

电力成本一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掣肘,其在工业硅的生产成本中占比高达4成,单吨电耗12000-13500度左右。

自成立以来,合盛硅业的产能选址落定新疆、云南等西部地区,而且,在新疆项目投建初期,合盛硅业就开始自备电厂,通过电力并网进一步降低成本。

开源证券研报测算,合盛硅业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,使得其电力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3000元/吨左右。

杀向下游

身处周期性行业,产业链上各玩家的触角不断延伸。站稳了工业硅龙头位置的合盛,也向下游走了一步。

今年2月,合盛硅业抛出一纸投资公告,宣布将耗资175亿元在新疆乌鲁木齐投建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。此番动作,被市场视作打造新盈利增长点的尝试。

公告显示,上述项目建设周期为2022年5月至2025年5月,初期计划自建电站消化部分产能。“随着产能释放,公司可进一步完善布局一体化产业链,充分发挥协同效应,确立成本优势。”合盛硅业董秘龚吉平接受媒体采访表示。

尴尬在于,在行业调研长期跟踪下,“硅料产能过剩”的预判一直都在。

今年以来,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延续着去年“一硅难求”的局面,各个环节的新老玩家纷纷跨界涌入上游,积极布局原材料业务。

代表企业有切片设备龙头上机数控,其在2月下旬宣布投资118亿元建设“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生产项目”,又在6月份宣布将花148亿元建设“年产40GW单晶硅拉晶项目”,完成了工业硅+硅料+硅片+电池的一体化布局。

从本质上来说,上机数控也是产业链博弈下被迫“自下而上”扩产的代表,与合盛硅业相对而行。

方文正告诉《21CBR》,一般情况下,“自上而下”路线与“自下而上”路线相比,挑战会高得多。“比如,多晶硅企业向上游布局工业硅,只需要一些还原炉等设备就可以了,生产工艺比较简单,但是工业硅向下游延伸,投资成本大概是几亿元/万吨,而且还有一些技术方面的考量。”

言外之意,合盛硅业这一步一体化动作,风险不小。

另外,众多玩家纷纷向上游延伸、上游企业相继拿下大订单的行情下,硅料环节的供需也会发生变化。

隆众资讯调研报告显示,今年1-10月,高品质多晶硅产量已达61.74万吨,远超21年全年产量。据乐观情况预测,年内高品质多晶硅产量将达80万吨,可满足约310GW左右组件生产,而今年整个市场组件装机需求是约250GW,远超市场需求。

“随着硅料新产能不断地放量,届时硅料过剩情况将会加剧,硅料价格将在各方博弈下有序回落。”方文正表示。

在今年第三季度,公司期内营业总收入52.76亿元,同比下降了17.74%;归母净利润10.09亿元,也同比下降了61.62%。财报解释,业绩下降是因为工业硅销量减少,有机硅售价下跌。

光伏涨价潮“刹车”,已经给合盛硅业当头一击。这注定对合盛硅业孵化“多晶硅料”这个新增长极有负面影响。

(作者:覃毅 编辑:鄢子为)

责任编辑:吴剑 SF031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兖州信息网版权所有